奥运风起,跨境电商助力中国制造乘势出海

欧洲足球锦标赛刚刚结束,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这一场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全球瞩目,同时,也悄然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架起商业交流的桥梁。

掘金赛事经济,义乌制造出征奥运

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到5月,义乌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41.0亿元,同比增长44.4%。义乌市体育健身用品行业协会会长王强表示,体育用品行业是不倒翁行业,随着海内外各大赛事陆续开赛,义乌商户提前布局,对接当地采购商,设计新款,积极与国际赛事接轨。日前,义乌商家林道来承接并生产的100万个奥运手环已如期运至巴黎交付。他说,店铺的年销量增长了30%。

据义乌邮管局7月17日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义乌快递业务量达60.07亿件,同比增长16.7%,累计完成业务收入142.4亿元。其中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2535.4万件,同比增长17.7%,义乌对法国体育用品出口增长70.5%。

触网跨境电商,寻找经济新增量

今年是体育大年。中国制造业抓住风口,借助跨境电商等渠道加快“出海”,奋力掘金“赛事经济”。制造业产品种类繁多,不同产品之间性能特点和销售方式也大相径庭。跨境电商可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独特的展销及沟通方式,拓宽‘中国制造’链接全球市场的出海通道。菜鸟集团国际快递事业部相关业务经理薛磊介绍,进入6月以来,企业跨境电商出口商品日均单量高达1.6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166.7%。据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电商市场将继续呈增长趋势,2024年全球电商销售额将突破6万亿美元,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万亿美元。零售研究机构RetailX近期对14个国家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期间,只有3.1%的消费者未曾在网上购物,至少34.1%的消费者每月或每周至少网购一次。作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我国跨境电商2024年一季度进出口达577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增长达14%。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达7.8%,拉动出口增长超1个百分点。

制造业的青睐,也促进了跨境电商行业自身的发展。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务院已先后分7批设立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覆盖31个省区市。目前,各综试区跨境电商相关企业约20万家,其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超过9300家。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业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实现产品出口外销。特别是进入2023年以来,提升通关效率、培育壮大海外仓、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运成本、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提振了相关企业扬帆出海的信心。

企业出海3.0,跨境电商进化史

在深度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跨境电商正在进化,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跨境电商1.0时代:企业在线上通过接OEM、ODM订单,进行委托代工生产。

跨境电商2.0时代:企业用线上平台做listing(产品页面),满足平台电商的需求销售货品。消费者按照价格、品类目搜索,满足顾客的基础需求。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薄利多销。

跨境电商3.0时代:从薄利多销向卖得精、卖得贵、卖得好的方向转变,从单纯追逐爆款的卖货思维,真正转变为品牌思维。

如果说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风口的第一次跃迁,未来二十年几乎所有的产品形态都在这一年萌芽;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风口元年,诞生了“10级创业帮”:超级独角兽小米、美团,位列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TOP 8爱奇艺等。跨境电商3.0时代的来临,好比互联网风口的2010年,可以视作中国未来二十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转型新风口,谁能认识到这一点,抢先一步完成品牌化布局,谁就能有望成长为真正的全球性品牌。

随着“跨境电商+产业带”的紧密合作,我国许多传统制造业与电商进一步融合共赢。像义乌这样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生活百货制造基地,聚集着几十条各具特色、底蕴深厚的特色产业带,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也逐渐将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产业带加速出海,拓展海外市场、开发创新产品、建设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出海发展共识。

-END-

来源:义乌海关、PayInOne

编辑:叶文伊

审核: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