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广东跨境电商专题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自2015年国家对跨境电商实施行业管理开始,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从当年的113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8433亿元,年均增速高达71.4%,占全省外贸总量超10%,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3。2024年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达4273.4亿元,有力支撑外贸大盘,总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加快培育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任务做出部署。广东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会,要求把握变革机遇,加快培育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动能,形成贸易竞争的先发优势,为推动全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明确思路、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据介绍,广东省商务厅牵头制定电商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年)和跨境电商园区规划建设意见,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电子商务B2B高质量发展9条、海外仓高质量发展11条、跨境电商持续稳定发展12条等专项政策。广东已成功实现全省全覆盖,21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在聚集企业、形成实物量、创新政策、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突破。
广东支持广州、深圳建设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支持粤东揭阳、汕头等打造跨境电商新增长极。广州、深圳、佛山3市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超千亿,东莞、珠海、惠州、汕头4市规模达百亿。阿里、京东、抖音、亚马逊、虾皮、来赞达等23家龙头平台均在粤设立地区总部。2023年全省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各类轻工制品2900亿元,同比增长11%。
广州自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9年增长136倍,进口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连续3年在商务部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一档,5个案例获全国30大外贸新业态优秀案例,10个案例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跨境电商实践案例集。根据单一窗口统计,2023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004.6亿元,同比增长51.54%。
政策引导助力广货通天下
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10条、B2B高质量发展8条、海外仓高质量发展11条、跨境电商持续稳定发展12条……近年来,广东省商务厅牵头构建跨境电商政策支撑体系,以全方位服务举措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从2015年的113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8433亿元,年均增速高达71.4%,占全省外贸总量超10%,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1/3。”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表示。
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不少地市争先“上新”政策和措施。
今年3月,广州市出台了《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培育建设跨境电商企业和园区、支持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建设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优化跨境电商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
6月,揭阳市出台《促进中国(揭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各类实体企业、贸易主体、产业园区扎实、高效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全方位和最优质的综合服务。
7月,东莞市印发《电子商务“强基础、促发展”行动方案》,从电商平台引培对接、载体建设、物流通道优化、制造业电商赋能、服务体系升级等方面实施“五大行动”。
“省市出台的跨境电商政策聚焦行业发展痛点、堵点,为营造生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广东粤贸全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是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B端供应链选品等综合服务,平时接触卖家多,大家反馈的退税、结算、合规、维权等问题,政策都有创新突破;政策也引导企业做品牌出海、发展海外仓等,这些都是行业发展亟待布局的方向。
深圳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动能足
2021年、2022年,深圳连续两年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中获评第一档“成效明显”。2024年上半年,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130%,电商主体聚集效应突出。深圳集聚全国最多的跨境电商主体,庞大的产业规模体量孵化易仓、店小秘、领星等优质服务商。在深圳海关大力支持下,全市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监管场站累计达11个。
目前,深圳拥有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25个省级公共海外仓,深圳企业建设运营海外仓数量超370个、面积累计超390万平方米。深圳还拥有6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8个省级跨境电商企业。今年上半年,易达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外仓上市公司,深圳累计共有12家跨境电商企业登陆资本市场。12家深圳企业案例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跨境电商优秀实践案例集,45个深圳品牌入围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是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跨境电商阳光化概念并实际落地推广的综试区。2023年4月正式启动跨境电商阳光化试点工作以来,深圳按照“一个平台多个产品”的实施路径,建设跨境电商阳光化公共服务平台。对于能够获取进项发票的跨境电商卖家,打造全链条阳光化的深圳模式,支持企业合规转型;对于无法获取进项发票的卖家,将协同相关部门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新开及加密18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及地区全货机航点已增加至38个,其中跨境电商空运专线11条。深圳港累计开通28条跨境电商海上快线,深圳“湾区号”中欧、中老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9条。四通八达的跨境物流网络,有力支撑深圳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做深做实“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
据了解,广东建成国际邮件互换局6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17个,广东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每小时处理国际包裹超12万个。广东还培育省级公共海外仓30个,支持企业重点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以及RCEP国家和地区建设海外仓,创新“海外仓+海外直播”“海外仓+二手车出口”等新模式。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在全球建设各类海外仓总面积近600万平方米。
在赋能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方面,广东注重培育跨境电商链主企业。以希音为代表的千亿级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小单快反”模式,带动近5000家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赛维时代、三态电子等10余家跨境电商上市企业,聚焦服饰、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推进品牌出海。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表示,今年下半年将主抓三项工作,分别是高标准推进综试区建设、指导办好2024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做深做实“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后者具体而言,将推广深圳跨境电商阳光化、合规化创新试点经验,联合SHEIN、Temu、亚马逊、阿里巴巴等龙头平台,深入广东省内产业带开展跨境电商资源对接,以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
龙头带动放大产业效应
“目前全球影响力领先的跨境电商头部平台SHEIN、Temu都扎根在广州,并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带动效应。”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丙祥表示,广州注重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市2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筑巢引凤”吸引了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了“1+1>2”的效应。
“广东省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同的市、区都有特色生产制造产业带,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广东省网商协会副秘书长黄丽霞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占全国60%。
电商招商引资方面,瞄准全球龙头电商平台招引。阿里、京东、抖音、亚马逊、虾皮、来赞达等23家龙头平台均在粤设立地区总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依托电商带动产业出海,组织产业带企业赴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与当地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开拓东南亚市场。促进产业对接方面,在深圳、汕头、中山、阳江等地市举办4场“跨境电商+产业带”对接活动,为近1000家产业带企业,对接SHEIN、亚马逊等7大跨境电商平台和近100家服务商资源,依托电商带动产业出海,抢抓海外订单。
来源:广东省商务厅、南财视频、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