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付款”验证买家?有点过时了
在中国,一个公司的名字不能被注册两次,但在美国、俄罗斯等联邦制国家是允许完全相同的公司名称在不同的州别进行注册登记。
这种情况下出口企业除了使用“预付款"识别买方真伪,还可以...
- 了解交易买方所在国的工商注册法律法规:
- 核实清楚付款人的州别、地址、注册号等信息:
- 赴买方公司对买方进行实地考察;
- 要求买方提供公司的邮箱,比对同买方公司注册的邮箱域名是否相符:
- 要求买方提供公司网站,登陆相关网站查询买方的主营业务、联系电话、注册号、联系人等信息。
2、中间商还是“中奸商”?
就像朋友带你认识新朋友一样,中间商带来客户资源和订单,但这些业务里,您是否真的明确是在和谁展开贸易呢?出口商切记,要核实中间商代理的真正买方和委托代理关系的法律文件。
以下信息请尽量核实:
- 委托代理关系的法律文件
- 买方真实授权书
- 授权范围和时限
- 明确真实交易的买家
- 实际付款义务方的资信评估
3、老朋友,也要明算账
曾经你们也有过一段良好而稳定的关系,中间的"矛盾"也因为"热恋"被磨平。但一旦对方寻求别的供应商,或是因为资金问题要和你“分开",这些"矛盾"就会突然涌现,成为对方不付款的借口。
如何防范?
- 半年/一年贸易细节总结
- 发货量
- 回款金额
- 回款冲抵
- 争议解决
每半年到一年,对于本年度贸易的细节进行总结确认,明确债务债权关系已冲抵。
4、”母子公司、总分公司”傻傻分不清
母子公司就像孩子长大了要分家一样,子公司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而分公司则像家里的一个房间,完全属于总公司这个"大房子"。
母子:独立活动
总分:完全附属
我们常常遇到国外集团买方利用不同的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的名义同我们签署合同开展贸易的情况。因此了解母子公司、总分公司在法律关系上的区别非常重要。
5、不管7天还是N天,小心无理由退换的期限
就像网购有7天无理由退换,外贸交易也有"质量异议期”,只要买方在“合理期限“内货物出现问题买方都可以提出异议。但这个"合理期限"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定义,小心留坑。
在实际贸易中对于一些诸如农产品、纺织品等,买方在收货时就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腐烂变质、颜色不符、表面破损、包装不符等显性质量问题并通知卖方的,买方应当适用并履行条款约定的及时告知义务;但是如果是诸如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往往需要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明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这种隐性质量问题,质量异议期就需要延长至更长的“合理时间“才有效。
但是无论如何,通过在合同中加入质量异议期的约定,对于我们出口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权益保障手段。
6、“借”东西要看主人
就像借东西要问主人一样,在卖一些有专利的产品时,我们需要核实买家有没有得到真正的授权。
遇到涉及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
->签署合同前要核实进口方是否获得授权
->确保文件真实性后,同时核查授权范围是否覆盖进口方所在国
->确保进口方的授权范围是否都满足销售和生产的要求
->相关授权规定缺一不可,否则出口企业无法获得保障
7、设备类产品突发情况应对小贴士
大型设备出口中,买卖双方一般会约定设备调试能用了再给钱。然而实际会出现一些突然的情况(比如疫情等原因),导致技术人员无法
上门调试,买方就会以此为由不给钱。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加入以下合同条款
- 支付方式
- 法律适用条款
- 质量检验条款
- 付款条件
- 免责条款
- 质量异议期条款
- 不可抗力
- 争议解决条款
- 物权保留条款
就突发事件导致合同无法执行的情况下,如何对货物、货款处理进行有效约定。
其他解决方法:
- 同进口方沟通,友好协商,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协助进口方进行设备远程安排指导的方式;
- 协商通过由进口方在其所在国当地聘请工程师进行调试安装
8、卖货前小心“试用”
我们一般买衣服前会试穿,卖东西前也会给买家看样品,但我们要确保样品是好的,并且保存好买家同意的证据。
对于凭样交易的业务,企业一定要注意把控好样品的品质标准
同时保留好样品的封样工作,以及买方确认样品的证据材料
以便在后续出现质量争议时可以作为有效的证据材料保障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