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紧缩银根,有人开疆拓土。其实这个时候,就是考察定力的时候,更是考验一个决策、落地、发展的水准。当然我们今天聊的外贸展会的事情,也是在寻找一个方向,寻找一个信号。
外贸展会,作为很多年之前的一个产物,曾经风靡全球。疫情之前,每年很多企业都按时参加各自行业展会。就像候鸟一样定期来朝,定期撤离。对于这种“过时的产物”,有的人有着太多的情节,有着太多的留恋与不舍。
到底2024年外贸展会该不该出去,还是放弃?
我想说的是2024年的展会,已经有了新的风向标。之前参展能给报销费用、差旅就不错了。可据我今天观察和了解,海外主办方也已经开启了内卷模式。不仅价格上让利,服务上跟进,还有的打出了今年参展,明年送标准展位的信息。这个之前想都不要想,我想这对于参展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通道,有了更多的保障,成本也可以下降很多。
据我了解今年个别主办方除了提供各类补贴和报销外,还增加了很多接地气的活动,比如:
1、开展前,在当地进行大规模地推模式,确保给参展客户带来更多优质采购商资源;
2、有的则提供免费的海外仓供给给参展单位。这些接地的活动,让参展单位收获颇丰。
3、还有的直接帮助买家成立买手联盟,直接带客户到产业带去集中采购,不仅价格实惠还能送很多必要服务。
过去我们参加展会都害怕,去了展会没客户、无法完成信息传播与交换,现在看来今年的展会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建议有能力的外贸企业今年出去走走,因为在家里的日子久了,看不到真实需求很难做判定。
虽然今年海外展会有了更好的发展契机,但也要注意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展会。
1、你的外贸团队组建完毕了吗?能有经验的外贸人带队出征吗?
2、你的预算够吗?目标客户邀约的够吗?
3、你的参展队伍能做到亲密配合吗?
4、你的产品类目是参展国需要的吗?
5、你的产品供应链、售后保证能力具备吗?当然不需要售后的行业,你的品控能控制好吗?
展会其实对于普通企业来说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补充销售,这些年随着线上运营更多的企业在布局。线下的宣传费用一直被降低,能按时参加展会的企业逐年降低。一方面客户的需求本身开始下滑,
其次,很多展会客户也不来了,客户已经适应线上沟通,线下验厂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曾经让展会的效果跌入低估。
其实,任何一个经济产物都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就像我们的广交会一样,昔日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就是看看广交会来了多少海外客户,如今到了展位很难入驻满。的确展会经济从无限风光到跌入低估,给我们造成了很多阴影和伤害。
但不能就此否定展会的效果,毕竟现场交流与视频、文字、图片等,还是强很多,能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也将交易变得更有乐趣。
既然展会方可以转变了,从单一的只提供简单的对接服务,到现在的主动帮参展单位进行客户推荐与挖掘,本身就是时代的进步。当然我说的是做的比较好的主办方,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因此,我们对参加展会的态度,我认为也要改变下,不要老认识展会已经不行了。展会已经不能交易了。要辩证的看待问题。既然主办方都开始蜕变了,我们为何不能赶上潮流,去借助其提供的赛道也好,环境及市场也罢,去实现企业的拓客之旅呢?
展会,这个时代产物悄然转身之际,其实更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
双向改变才能更好的实现双赢。
因此,不要再抱怨,充分利用好展会,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那如何才能让展会成为我们掘金的利器呢?我们从下面几个地方去思考和行动
1、选择信誉好,接地气的主办方
2、尽量选择小国家的展会,走差异化之路,因为大国展览会,都是全球实力大咖的较量,不适合中小微外贸的掘金。
3、选择优秀的业务员参加,展前、展中、展后充分做好准备。(略)
4、做好展后的后续跟进与实施(略)
因此,在我看来各个行业展会都可以参加下,毕竟疫情已经结束,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展会也将重返赛道。如果你还是抱着烫手山芋的态度保守经营,可能让你的同行抢走市场先机。客户群、市场容量有限,谁能拿到才是真水平,只是防御不去进攻,则很难防住。
堡垒往往从内部打破而不是外部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