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年关,中国外贸走势牵动着海内外的目光。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进口16.7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2.4%,外贸运行总体平稳。
近日,商务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九条重点措施,涉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外贸新动能、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等方面。此外,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推出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等具体措施。
“随着外贸领域存量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全年外贸可望平稳收官,实现质升量稳目标。”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
数据显示,11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8%,进口同比下降4.7%。在地缘政治冲突、不确定性增加、不稳定性增多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11月增速比10月有所放缓,但月度进出口仍连续8个月保持增长。
出口方面,前11个月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集装箱、船舶、摩托车、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08.7%、65.3%、24.8%、16.9%。
贸易伙伴方面,前11个月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值均保持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6%,其中,对东盟同比增长8.6%。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助推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畅通,对拉美、非洲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7.9%、4.8%。同期,对欧盟、美国、韩国等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4.2%、6.3%。
“中国取得这样的外贸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呈现出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等诸多亮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系研究员、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对国际商报记者如是表示。
何茂春进一步表示,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与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前期存量政策效果显现,以及整个商务系统开足马力、竭尽全力做好稳外贸工作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更离不开广大外贸企业的不懈奋斗。
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68.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进出口同比增长8.7%。
作为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亚太国际商贸(吉林)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今年继续将出口业务集中在加纳、贝宁和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公司代理的冰柜、渔船马达、焊条、涂料以及制砖机、水泥抹平机等机电产品颇受当地市场青睐。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升温。非洲是全世界拥有最多年轻人口的大洲,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拥有众多机遇。”亚太国际商贸(吉林)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景祥忠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展望2025年,公司规划了一系列出口新业务,其中就包括顺应非洲绿色能源发展方向,出口太阳能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把更多“中国好物”带到非洲。
全力冲刺年关,谋划明年
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助力实现全年外贸质升量稳的目标,多地亦在接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广东省在外贸领域发挥着“主力军”“排头兵”作用。近来,广东省要求巩固拓展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和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等展会成果,大力开拓东盟、中东、拉美等多元国际市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支持外贸企业抢抓更多订单。
大连市是东北地区的外贸大市,外贸进出口额占东北三省总量的近40%,占辽宁省外贸进出口额的近60%。大连市商务局局长李汉国近日表示,今年以来,大连市大力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全市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超过1300家。前三季度,大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1个百分点。下一步,大连市将落实好《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耕“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推动大连市特色产业“借网”出海。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2024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表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并对下阶段经济运行提出要求,明确“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表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打铁还需自身硬。政策层面,要努力营造稳定、可预期的贸易政策环境,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培育外贸新动能;企业层面,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能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