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位于浙江省中部的小城,“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它的地形特征。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让这里自古以来农耕不兴,商贸繁盛。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善生活,这里的人民从“鸡毛换糖”开始,通过外贸将过往的贫瘠山城变成了世界知名的小商品市场。这里就是浙江省义乌市。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函,标志着“世界的义乌”发展即将踏上新台阶。回首过往,这座小城的成长,外贸、出海正是其关键词。义乌因外贸而兴、而盛,它的成长正是中国千千万万类似城镇的缩影,彰显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起步、转型、升级的每一步。
因“商”因“贸”而生
义乌的建制历史悠久,秦始皇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乌伤县,唐朝武德七年,即公元624年,正式成立义乌县。历史上的义乌,商贸经济就有所发展。据《义乌县志》记载,义乌设有杭州到古代南昌的驿道,水河运输历史悠久,佛堂镇船埠“泊船如蚁”,曾是盐运必经之地。
外贸对于义乌来说也并非陌生。早在南朝宋时期,就有义乌与古丝绸之路有关的证据;到了唐朝,义乌与古丝绸之路的关系更加密切;宋朝,义乌人已经开始用上原产于南洋的胡椒。到了明代,义乌商人开始把目光瞄准了国外,尝试和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根据赤岸的冯氏宗谱记载,明末清初,赤岸人冯允奇开始做外贸生意,足迹到达中东地区。
然而,商贸路线之外,义乌仍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多山贫瘠的土地,无法养活众多的人口。虽然义乌的土地不适合种植粮食,种植蔗糖却很合适。于是从清朝开始,便有了走街串巷售卖蔗糖的“敲糖帮”。所有回顾义乌历史的人都会提到的,发源于义乌的商业模式“鸡毛换糖”,就这样诞生了。
从“鸡毛换糖”开始
“鸡毛换糖”指的是农闲时节“敲糖帮”用自己家熬制的蔗糖交换别家可作肥料的鸡毛。这本是农业与商业边缘的一种经济活动,利润也不高。在上世纪经济匮乏的年代,敲糖的货郎们还把鸡毛加工成鸡毛掸子等简单的商品,售卖给附近的居民。
上世纪60年代末的义乌廿三里,不少农民沿街摆摊,小商品市场悄然兴起。1974年春节前后,稠城镇县前街也兴起了小商品市场。但是,这些小商品市场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依然面临着风险。
1982年8月25日,义乌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义乌小百货市场管理的通告》,这是中国第一份明确认同农民商贩和专业市场合法化的政府文件,9月5日,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在湖清门小百货市场正式开业,这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个形态。
1982年11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四个允许”政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四个允许”表明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带来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1984年到1992年,义乌三次升级小商品市场,1992年开通的第四代篁园市场是义乌首个大型室内市场,拥有1.5万余个摊位,经营日用百货、针棉、线带、鞋类、纽扣、眼镜等大类商品。
90年代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已趋向成熟,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义乌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号召广大经营户“引商转工”,实施“以商促工,工贸联动”策略,依托市场发展小商品加工业。“贸工联动,前店后厂”让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有了更雄厚的根基。
义乌向外走
生产能力强了、产品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走出去”成为义乌转型的选择。1995年建成的第五代宾王市场,成为国务院批准具有出口商品资格的市场,同年还举办了首届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义乌又迎来新机遇。“入世”第二年,外贸出口便占到了义乌小商品市场营业额的40%,也正是那一年,第六代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建成。
2006年,浙江省政府将义乌确定为重点培育的现代物流枢纽之一。与此同时,义乌市内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海运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逐步构建起了一个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围绕建设国际陆港城市目标,义乌先后建成了义乌港、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具备5大口岸平台功能的县级市。面对纷纷前来的各国客商,义乌有能力为他们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物流、交通、口岸、贸易代理,所有客商所需,义乌都能倾情提供。
21世纪最初的10年,对于义乌而言是快速发展的10年:中国“入世”的第二年,即2002年,义乌的小商品出口数量不足1万标箱,而2009年出口数量已经达到50多万标箱。
义乌的发展正是中国快速与世界接轨的缩影。2009年的中国外贸数据相较于2001年,增长300%以上,这背后是义乌为代表的一大批外贸城市的努力。然而,种种体制机制瓶颈却在限制着那时的义乌。外汇管理、外资企业登记、企业融资、进出口通关……义乌这个县级市要么没权限,要么权限不足。冲破体制机制限制,需要不断改革。
乘“一带一路”东风走向“买卖全球”
2011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复,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在这次改革中,义乌确立了“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
“市场采购”即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服务政策。义乌这一先行先试模式此后在全国39个外贸市场得到推广,为促进全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提供了有益经验。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义乌的外贸发展而言更是一股转型升级的东风。
在陆上,2014年开通的“义新欧”中欧班列是“陆上丝绸之路”框架的组成部分。自2014年至2024年十年间,义乌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初期的23列增长到目前的逾1100列,年运输货值由0.92亿美元提升至26.2亿美元,辐射范围扩大至50余个亚欧国家和地区,通达160多座城市,实现中欧线、中俄线和中亚线三大主要线路的全覆盖。通过这趟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的货物,从运行初期的小商品、日用百货、五金工具逐渐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转型。
从海上,义乌积极探索多式联运新方式。“集拼仓+海铁”出口通道便是创举之一,这一通道指的是义乌铁路口岸集拼仓加封后,通过海铁联运班列发往宁波舟山港,再从宁波舟山港发往其他国家。海铁联运方式成为义乌商品的有效运输路径,2024年前三季度,义乌铁路口岸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发运重箱19724标箱,同比增长4.78%。
近年来,义乌还进一步推动贸易模式升级,敏锐捕捉数字贸易新机遇,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目前义乌已有超过68万户电商主体,其中跨境电商主体数量超过26万户。今年1至11月,义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285.9亿元,同比增长16.09%。
产业带是推动外贸发展的重要条件。义乌积极发展小商品相关的产业带,而又不止于小商品,实现了小商品产业带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信息光电产业带、生命健康产业带、智能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带、电商产业带并起的局面。
如今的义乌真正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全球各地处处可见经义乌出口的中国制造,义乌甚至成为美国大选和其他重要国际政治事件的“风向标”。
义乌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的来函标志着义乌将再次开始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研究员、浙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志文认为,义乌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将推动其进一步强化“买全球、卖全球”功能,优化国际贸易环境尤其是进口贸易体制机制,吸引、集聚更多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提升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加快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步伐。
从自发市场、“鸡毛换糖”,到走向世界、“买卖全球”,义乌是中国的缩影和代表,义乌外贸的前进步伐,背后是中国外贸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浙江龙港、广东东莞、江苏丹阳、河南许昌等特色外贸城市在义乌身后成长起来,不少已经形成和义乌一样的产业集群、产业带,像义乌一样迈向全球。此次改革的深入开展,必将推动义乌走上新台阶,进而推进整个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