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携环保创新成果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环保展

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北京举办。作为参展的主宾城市,山东省青岛市以“美丽青岛 绿动未来——共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主题,组织展览展示并举办青岛主场日系列活动,全面展现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通过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青岛绿色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青岛是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也是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具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是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绿色城市”,并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等重要国际性会展活动。为持续放大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效应,突出“国际合作、深度链接、协同创新”,青岛高度重视、积极筹备参与本次展会,将借助这一国际性平台,通过举办特色成就展览、开展环保产业跨区域合作、推介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等形式,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擦亮美丽青岛城市名片。

“在本届展会上,青岛设置了专门展区,分为青岛展区和企业展区,搭建一个全面展示青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和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其中,青岛展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线,以四个篇章层层递进,展示了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在企业展区,参展的24家企业,既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山东港口青岛港等全球知名企业,也有崂应、达能、德固特等环保特色企业,展现了青岛环保产业的优势特色和领先地位。同时,在本次主场日活动上,我们还重点推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通过构建‘一窗口三平台’,聚力打造面向以上合组织国家为重点的生态环保国际交流合作、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旗舰平台。”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接受中国环境专访时表示,希望以展会为契机,搭建起政府、产业、科研、学界多方深度对话的桥梁,广泛开展务实合作,为美丽中国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贡献青岛力量。

在青岛专区,参展企业之一,青岛市属国有化工企业集团——海湾集团展示了企业在危废处置能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目前,我们已取得包括医疗废物在内的42大类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全面服务青岛市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保护战略。新建成的260吨/天医废和危废协同处置线,是目前国内单套处置规模最大的装置。其中,‘烟气流场的模拟与应用、烟气全过程数字化监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高效利用、余热高效再利用’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并且已斩获十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青岛海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会来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危废焚烧处置总规模达到了154800吨/年,通过利用废物焚烧产生的热量副产蒸汽和发电,每小时可生产蒸汽60余吨,年可抵减碳排放约12万吨。这不仅为国家“双碳”事业贡献了力量,也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三赢局面。